Adobe vs Tesla vs Proofpoint 換工作時的考量
繼上一篇 Adobe vs Tesla vs Proofpoint 換工作時的考量 發出後得到的反響,本來是想分享很久之前已經寫好的 Adobe 挖角與面試心得(喔對!我的新工作在 Adobe 🙌)。但在了解了 Adobe 的各種對社交網路發文限制,為了以防我的新工作不保,我決定擷取一些其中可用的內容來另外寫一篇當初決定換工作時的各種考量來分享,希望讓對於現在工作抱有想法的讀者能有幫助。
author image
小貓貓工程師
Jun 7, 2021 · 6 min read
Hero

首先必須說 Adobe、Tesla、Proofpoint 這三間公司都是非常好的公司,並且各有各的公司文化。我很榮幸自己能有機會和這三間公司有接觸,其中 Proofpoint 因為是已經工作過了,而 Adobe 和 Tesla 是因為有面試和 Offer 所以有深入瞭解過的公司,所以這裡只能以我所知的觀點來分析這三間企業。

數據

先簡單的看看幾項 2020 年的基本數據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 (以下都是個大概而已)

ProofpointAdobeTesla
員工人數3600+22000+70000+
公司收入 ($美金)11億112億315億
給我的薪水🤫

找到重點了嗎?一切都是💰!
開玩笑的,其實考量的因素有很多,薪酬當然也佔了很大的部分。

最後決定工作的考量有很多,並不會說哪一間公司是比較好的,應該說各有利弊,只不過當時 Adobe 對我來說是三個裡面最好的選擇。我起初的考量點大致上有這些:

客觀的比較

☞ 名聲

一間公司的名聲很大程度的決定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好比如果你聽到某某在 Google 上班,一般情況下肯定是覺得這傢伙有點什麼!

☞ 大小

小公司也能有大名聲,反過來也是。但不同於名聲,公司的大小決定了許多的規章制度的繁瑣度,甚至很大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工作內容的彈性。

☞ 文化

每間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這應該是考慮範疇中最重要的一個點之一。其中上至公司整體的文化,下至每一個組別自己的習慣。熟悉 一個新的體系對新職員在工作表現方面能有很大的幫助。

☞ Work Life Balance

這其實算是公司文化的一部分,但因為實在是太重要的考量點,所以必須額外拿出來討論。工作會不會影響到員工的下班生活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大重點。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把工作當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 薪水

這是大家都會考慮的大重點,其中包括不只有底薪,還有股票、獎金、以及每年額外的配股等等。

☞ 公司成長

一間有成長性的公司,能讓員工與其一同成長,並且給員工一份穩定工作的保障。但其實我個人不是太重視一間公司的成長,雖然公司股票浮動會直接影響到員工的薪資,但說實話大公司賺更多錢我的薪水也不會等比例上漲... 除非是在新創公司。不過這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

☞ 自我成長

比起公司的成長,自我成長是我會比較在意的一點。員工的工作內容會影響到將來工作的可選性,如果不能在工作中學習到新的知識,很容易會在 IT 產業中被淘汰。

☞ 福利

誰不想要好的員工福利?有些公司各種奇怪的福利會讓員工爽到下巴掉下來。

☞ 產品

公司的主要產品固然很重要,有趣或適合自己的產品會讓人更有工作動力。不過並不是每個員工在蘋果都是在做手機的,這裡說的是加入公司後工作內容直接相關的產品。

上面說完考量的點之後,接著就來用說說 Proofpoint、Adobe、Tesla 的這幾個方面吧!

Proofpoint

Proofpoint 是一間專門於資訊安全 Cyber Security 的國際企業。Proofpoint 在業界雖然是領導性的公司,但其實名聲並不是那麼響亮,並且公司的大小算是中型偏大。因為我已經在這間公司待了 4 年之久,所以很熟悉公司的文化,而且在我感覺因為已經習慣了公司的許多東西。因為是一間資安的公司,所以在安全管理等等方面非~常~的要求,到一個我覺得有點誇的程度,不過因為客戶有的資訊都是一些真的不可透露的東西,所以這點也是可以理解。上班方面不會太緊湊,所以在這間公司的 Work Life Balance 真的非常好。舉個例子,不太忙碌的時候一天大概只有 4 個小時是真的很認真的在上班的,然後五六點準時下班,剩下的都明天再說。因為在公司裡面待了一陣子了,有升值也有加薪所以據我所知薪酬方面在業界比其大多數同齡層稍微偏高。Proofpoint 作為一間資安公司,在資訊科技正在蓬勃發展的時代是很有潛力的一間公司。不過因為已經在公司待了一段時間了,除非自己肯花時間另外學習,其實很多東西都已經沒有什麼新鮮感了,並且因為工作的處別負責的東西以及公司未來的走向,在職涯方面也能看到一點局限性。Proofpoint 沒有什麼特別的福利,就是一般上市公司有的基本都有,不多不少剛剛好。公司大部分的產品稍微不是太有趣,但我負責的東西主要是自動化和雲架構有關的,雖然有趣但是因為公司的發展走向,很多樂趣都被慢慢剝奪了🥲。

乍聽之下工作其實在這工作沒有不好,但就是當遇到了更好的才會選擇離開。不過我也不是什麼都接的,就像我沒有去 Tesla 一樣。

Tesla

Tesla 是坐電動汽車的想必就不用多說了吧!在業界名聲響亮,公司招人的速度也是很誇張,好像今年 2021 快要到 9 萬多員工了。公司的文化據我所知是,大多數人都超級無敵投入工作,並且對 Tesla 這個品牌和商品有種使命感,較像是在創造未來一樣。但是也因為這樣的公司文化,上班時間時長相較其他公司長很多,而且面試的主管也說過要我做好心理準備... 至於薪水嗎... 真的是比較低,雖然給的職位是資深工程師,但薪水比我在 Proofpoint 要少了很多,而且在業界也是屬於偏低。不過這間公司的成長性想必不用我多說,未來可期度真的很高。雖然不是純軟體業,但因為是先進的公司,相信會使用到的技術都會是非常前衛的,至少我收到 Offer 的職位是這樣。公司的福利我並沒有太深入了解,不過據我所知買車是沒有員工價的🥲。最後就是產品了,公司本身的產品很有吸引力,而且我拿到職位的工作內容也是非常有趣的那類,叫做 Manufacturing Operating System,內容有點難解釋,但就是類似於他們的汽車製造操作系統軟體部門。

在我看來,Tesla 相較於 Proofpoint 比較沒有吸引力的原因是 要長期付出大量工作時間但薪酬不增反減。所以即便公司大、產品有趣、向心力強、學習機會多等等,在必須減少實質收益的狀況下要付出更多實在是會讓人心裡不平衡。(而且 Tesla 的股票已經不像以前一樣瘋狂上漲了,所以一夜暴富的機會比不是太高)

Adobe

Adobe 的產品稍微有些多樣化,不過比較有名的方面是他們的媒體編輯軟體等等。公司的名聲也是無敵響亮,很難想像會有沒聽過 Adobe 的人。公司的文化比較輕鬆,大概介於 Proofpoint 到 Tesla 之間,對我來說不會太緊湊卻也不會太輕鬆(因為是轉職,實質上應該是比 Proofpoint 在要歡樂一點的),公司強調的是創意和創新,提倡也鼓勵員工多方位自我發展。薪水是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雖然我拿到的職位頭銜不像 Tesla 一樣高,但頭銜低薪水卻比較高代表薪資的成長範圍也比較廣。公司的可成長性是很大的,畢竟現在是資訊媒體發展蓬勃的時代,Adobe 要發展不好也很難,而且在業界算是一支獨秀!公司的產品多樣且都挺有趣的,我個人負責的部分不是常聽到的 Photoshop 這類的軟體,而是專門給企業級公司使用的叫做 Adobe Experience Manager 的產品,使用者都是一些耳熟能詳的品牌,像是 Nike、BestBuy、Disney 等等,也算是挺有趣的。


自我考量

考慮公司以及工作內容固然很重要,但是自我發展對現在的我來說有更多的樂趣。所以下面來說說除了客觀地考慮公司外,我還想了一些其他的什麼東西!

舒適圈

在一間公司待上一段時間後,即便是需要不段更新知識的科技業,也會讓人逐漸感覺到工作上越來越形式化。也許有些人喜歡做重複的工作內容,但我自己更喜歡在工作和生活上時不時有一些小變化,所以在同一間公司呆了整整四年也是時候換換口味了。然後雖然可能會比較累,但順道也轉換一下工作類型,也能讓我在專業知識上的學識更佳廣泛一些。

Sunset at Newport Pier Sunset at Newport Pier

而且因為我要去的 Adobe 辦公室在舊金山,所以生活圈上也會有一些改變。雖然距離我家有點遠,但是即便疫情之後一星期也只要去公司兩天而已。而且我時常會自己幻想下班後,在舊金山的漁人碼頭和新認識的朋友走走吃飯等等,多愜意又浪漫的下班活動,感覺會是很不錯的新生活 😋!

個人品牌

Do Something Great! Do Something Great!

最近時常會在網路上去聽一些有趣的知識型演講,其中有一個以品牌管理的角度去去探討人際關係的影片。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其中一個點,意思大概是說 "從我們離開學校到進入職場後,我們後續所建立的許多人際連結的是仰賴自己的 個人品牌"。
說實話在進入職場後除了同事之外,我在社交上建立的連結相較以往在學校時真的少了非常多,而且相對讀書時認識的朋友關係要鬆散的許多。所以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或者是個人形象在人際交往上確實是有很大的幫助的,而進入職場後影響個人形象最大的關鍵就是工作了。一個比較響亮的公司名稱和讓人理解的工作職稱大致決定了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基本定位,而在工作上帶給別人的感受也很大程度的會讓其他人給自己貼標籤。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聽到一個在史丹佛當數學教授的人的時候,應該就已經幫他貼上了許多像是 聰明 和 教師 的預設標籤了,這時當親朋好友或自己在數學上有問題、或是在教師職業發展有疑問、甚至其他種種有關聯的東西,都會想到這個人,這就是他的個人品牌,也是他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的新方法。

就好比我現在寫 Blog 一樣,我也是在建立一個屬於我個人的形象。 Ex. 讓大家知道我是一個在美國的工程師,在這裡有許多不 一樣的經驗、以及在工作和職場上有自己的心得等等。當有人讀到我的文章時,如果也有相通的想法或是需要幫助時,我能很自然的就和他們建立起了一道橋樑。
P.S. 簡而言之 - 歡迎交朋友

把話題轉回來,考慮到我對自己的要求,我認為在職場生涯中有一段比較響亮的公司名稱可以很大的影響到別人對我的看法,所以繼續待在 Proofpoint 雖然會很輕鬆,但卻不是最好得選擇。而 Adobe 和 Tesla 都是非專業人士也耳熟能詳的大公司,雖然公司形象有所不同,並且 Tesla 的知名度在現在可能要再高一些,不過綜合考量到工作時長以及薪資水平,Adobe 才是目前比較適合我的選項。

事實也體現的很快,以前別人問我是做什麼的時候我都會說 "在一間叫做 Proofpoint 的公司做雲端有關的東西",雖然我覺得算是已經很淺顯易懂得說法了,但其實對沒有相關背景的人來說還是很難理解的。現在則是很簡單,就說我在 Adobe 做一個的企業級產品。既讓人易懂,也有比較印象深刻的標籤,像是 "Adobe 不就是做 Photoshop 和 PDF 的那間公司嗎?以後有這類的需求可以找他" 這類想法。也許這樣說很現實面,但是某種程度上來說,出社會後的社交有一些是靠個人特色,但更多的是考慮這個人能帶給我什麼好處或利益。所以我認為一個無法給他人帶來幫助的人,在現代社會的人際關係發展中其實是非常不吃香得的。

好的機會

其實我選擇 Adobe 還有另一個較大的原因,我是被認識的經理挖角的,換句話說如果進入公司,我的上司會是我原本就熟悉的人。稍微繞一下道話題,以下是當初他來找我時的對話

👨🏻‍💼 經理
😼 我
---

  👨🏻‍ : "Hey xxx"                            嗨!(本名)~  
     👨🏻‍ ↔ 😼 畢竟原本就認識,所以聊了一下近況。  
  👨🏻‍ : "Looking for a change?"              想要一點改變嗎?  
  😼 : "Had some thoughts..."               有過些想法...(比賽誰更會話裡藏話😏)  
  👨🏻‍ : "Adobe ... ... ..."                  Adobe 有這個那個、這個那個 ...  
  👨🏻‍ ↔ 😼 討論了一下簽證的問題。  
  👨🏻‍ : "Send me your Resume"                給我你的簡歷。  
  😼 : "Can I ask about TC range?"         我可以先了解一下薪水條件嗎?  
  👨🏻‍ : "What is your expectation"           你的期望是多少?  
  😼 : "$💰💵💸" - < 某個秘密價格 🤑 >  
  👨🏻‍ : "In range" - 在範圍內。  
  🙀 : "Good to hear that, here it is"      好你個 Adobe,簡歷拿去吧!

然後就進入了面試的環節。

說到底上司是自己已經熟悉的人時有許多的好處,首先是他對我的狀況和能力有一定的了解,不會像剛接觸的上下級一樣在面試過程中對對方有過多的期望,卻在實際入職工作了之後感到落差。再來就是因為是熟人,所以在溝通方面真的非常容易,並且也更好與他談條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好處,所以相較去 Tesla 和一個新的上司打交道,和認識的人會更有優勢。


結論

以上是我在更換工作時作出的幾項考量,雖然其實還有很多,但是要用文章全部寫出來還是稍微有些冗長,所以就把我認爲重要的幾點列出來。以我而言就是 客觀的考慮公作條件,然候思考什麼樣的工作能夠建立屬於我的 個人品牌,並切能更加輕鬆的跳脫 舒適圈 等等。希望能讓也有相同困擾的讀者在考慮換工作時得到思考上的幫助。


Copyright © 2024 小貓貓工程師